清 明
2017/4/4 14:07:51 浏览次数:1418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提起清明,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本来,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,到了唐朝,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,约在清明前后,因两者日子相近,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。

这样的时节,不管身在何处,我们都会回到家中,给祖辈们上坟扫墓今年的清明,天气异常的晴朗,是个踏青祭祖的好日子,太阳早早的升起,我也早早的起床,随着家人,一起踏上了祭祖的行程。跟随车子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行驶,虽然道路有些拥堵,但还是阻止不了我们想要回乡的心情。终于,穿过拥堵的城市道路,踏上了乡间小路,回到了期盼已久的家乡。和家人一起,坐在门前喝喝茶,聊聊天,心情是非常的愉悦。稍作休息,准备好祭祀用品,便一起来到了祖先的坟前,我们虔诚的祭祀祖先,缅怀先人,向他们述说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,进行一次灵魂深处的对话,也顺便祈求带给我们好运。临走前,我对着先祖深深的鞠了一躬,在心里默默的告诉他们:再见了,明年的今天,也就是明年的清明节,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,以后的每一年的今天,我都会来看你们的。 

祭祖事宜结束后,家人聚在一起吃了午饭,聊聊家长里短。趁着大好的天气,和家人一起走在乡间小路,踏踏青,看看青山绿水,呼吸新鲜空气,感受春天的气息。

除此之外,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、缅怀先人的节日,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,更是一个远足踏青、亲近自然、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。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、扫墓,还有踏青、荡秋千、蹴鞠、打马球、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。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,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,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,来锻炼身体。清明节,民间忌使针,忌洗衣,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。傍晚以前,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,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。 因此,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,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,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。